返回

你好,1978(全二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彷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狮子闹翻了,但杜沧海还是不想让人知道他在走私,就轻描淡写说想去俄罗斯开拓市场,但大狮子不同意。夏敬国说是远了点,语言又不通,问杜沧海真打算去?

    杜沧海说已经想好了,下个月就动身。夏敬国就劝他说现在还有一行也挺挣钱,还不用操心也不用出力。

    杜沧海问哪一行。

    夏敬国说期货,他家亲戚的孩子在期货公司做操盘手,他试着让他给操作了几期,效果不错利润也满高,就放心大胆地把资金投了进去。

    杜沧海以前也听人说过期货,和股票有点像,但比股票风险大。就问夏敬国投了多少。夏敬国胸有成竹地说把棺材本都投进去了。杜沧海想说万一赔了怎么办,可一想刚才自己说大狮子万一把自己折进去别找他照顾杜溪和果果他都翻脸了,何况和夏敬国的感情也还没到这个份上,这种不乐观的预测,就更不合适说了,就婉转说,对期货不了解,还是算了吧。

    夏敬国就哈哈地笑,说:沧海,就我们这批人,当初在即墨路做买卖,谁想过会发大财?还不是找不到工作被逼得没办法了?如果说水浒里108好汉是逼上梁山,我们这批人是被逼上即墨路的,可谁知道因祸得福,即墨路把我们给成全了,所以啊,做事情,看好了就去干,用不着瞻前顾后,尤其是你,还年轻,别前怕狼后怕虎的,拿出点魄力来。

    杜沧海去俄罗斯的心意已决,也不想当场拂了夏敬国的面子,就说考虑考虑再给他答复。夏敬国信心满满地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人这辈子,谁都想挣钱,可挣钱这事,也有玄机,小钱靠勤,大钱靠运,让他别死心眼,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句老话,到什么时候也不过时。

    杜沧海见他走火入魔似的,内心的抗拒就更强烈了,就借口说跟父母说好了要过去吃饭,才把他送走了。

    第二天,夏敬国上来问,见他还没考虑好,有点急,说亲戚家孩子说最近这波行情不错,别错过了,如果他是因为不了解期货,不敢贸然往里进的话,也好说,让亲戚家孩子过来给他全面讲解讲解。

    吴莎莎不知道怎么回事,问讲解什么。

    夏敬国兴致勃勃地说:期货。

    吴莎莎一听就急了,说可不能碰,这东西,碰不好会倾家荡产,她的一个牌友,家里也是个有钱的,可就因为丈夫不知听了谁的,去炒期货,结果赔了个倾家荡产。

    夏敬国说事不能一概而论,要照你这说法,就因为会发生车祸,就没人敢开车了?他赔是他运气不好,眼光不准。

    杜沧海不想碰期货,借着吴莎莎的坡赶紧下驴,说这不是小事,不能他一人拍全家命运的板,得和吴莎莎商量通了再说。

    夏敬国挺失望的,说杜沧海才多大岁数,就没了以前的锐气。杜沧海也不辩解,就咧嘴笑。

    等夏敬国走了,吴莎莎又千叮咛万嘱咐,期货不能做,刚才她说的是真事,简直就是血的教训。

    杜沧海说知道,想大狮子和夏敬国之所以在做生意上能胆大到了妄为的程度,就是因为当年走上即墨路做买卖,只是为了讨口饭吃,压根就没想发大财,却意外地发了大财,这从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他们,觉得钱这东西,就像火堆里的栗子,能不能拿到手,靠得是胆气和运气。

    仿佛,只要有胆去做,这世界就遍地捡金子。

    是的,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确实如此,可到了九十年代,大家对市场经济完全接受,几乎到了全民皆商的地步,虽然机会越来越多,但分工也越来越细,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时代,已永远地过去,再也回不来了。

    这也是他决心去俄罗斯开拓市场的重要原因,现在的俄罗斯,相当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遍地商机。

    心里一笃定,杜沧海就去了趟温州,和鞋厂商量合作把鞋卖到俄罗斯的事。


第二十三章:彷徨(6/6),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